標準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頂層制度設計
執(zhí)牛耳 發(fā)表于 2016-07-22 12:37
閱讀數: 13062

政務服務是一項系統(tǒng)性很強的惠民工程,它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方案》的推進,“互聯網+”進入了政務服務體系,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yōu)質高效的政務服務即將來臨,各地的創(chuàng)新將進入一個高潮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摸著石頭過河,試點先行,加快推廣的改革模式推動了中國行政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這種模式也有不少弊端,主要是典型示范地區(qū)的標準化嚴重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標準太“高”,無法標準化,成功模式不可復制;二是特色越明顯,越難成為全國通用的標準,無法實現全國推廣的標準化要求;三是地域的差異性越大,經驗(標準)就越難在全國推廣。我們可以看到,缺乏標準化,這是深入改革,也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最大阻力,現在需要從更高的要求出發(fā),提升改革方式推進政務服務改革。
優(yōu)化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應該建立在具有全國通用的標準化的基礎上,而要建立全國通用的標準化方式,必須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過程中,強調頂層制度設計。應該由全國一盤棋地設計頂層的全國通行的標準化的制度,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全國不同地區(qū)的特色與特點。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建立通用的標準,可以從一地申請服務,異地暢通無阻,打破公共服務的區(qū)域限制,可以節(jié)約公眾申請的成本,也可節(jié)約社會成本,以及節(jié)省政府互聯互通的成本,可以打破區(qū)域限制,讓中西部地區(qū)不至于因其硬件和軟件跟不上而消積應對推進工作。鑒于全國的差異性及地方創(chuàng)新能力差異,建立全國通用的標準也存在許多困難,可以通過建立通用標準分級解決差異性的問題,如東部沿海地區(qū),其硬件、軟件以及人員的素質相對較高,社會提出的政務服務要求也相對較高,這些地區(qū)就需要更高層次的政務服務,建立分級的標準,就可以讓條件允許的地區(qū)采取高級別的服務標準。相反,對于硬件、軟件、人力資源各方面層次較低的中西部,允許其自主采用較低級別的標準,也允許其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標準。
總之,“互聯網+”的技術將日益成熟,將其引入政務服務也是大勢所趨。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過程中,當前需要做好頂層制度設計,這個制度設計應該從標準化上著手。

2015年12月25日全面上線。目標:打造全球數字營銷技術領域首席媒體平臺,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數字營銷內容聚合門戶。目前團隊積極依托專業(yè)素養(yǎng),全力為數字營銷領域從業(yè)者搭建有質感的交流空間。感謝相伴!
文章:3131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