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葫蘆里賣的是手機還是資本藥?
執(zhí)牛耳網編輯Aira 發(fā)表于 2016-08-18 17:09
閱讀數(shù): 2311
日前,備受業(yè)內矚目的樂視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之后的第一部手機cool1正式發(fā)布。對于此款手機業(yè)內評說不一。不過我們還是之前的觀點,當智能手機增長放緩,創(chuàng)新遭遇瓶頸期之時,憑借一款產品短期內改變自身在市場中位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況且從媒體的評論看,現(xiàn)在樂視自有品牌樂視手機、控股酷派后的Cool1、依然隸屬于酷派自己的酷派、ivvi無論是產品、渠道、模式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日后彼此間的競爭不可避免。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樂視難道不知道這些潛在風險嗎?知道的可能性極大,既然知道,樂視為何還要如此行事?
在此,我們不妨看看此次Cool1的發(fā)布。從名字上看,Cool(酷)除了代表其產品的“酷”之外,恐怕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酷派的酷,但由于少了“派”字,讓市場和業(yè)內不會直接聯(lián)想到酷派品牌。原因何在?
眾所周知,樂視成為酷派的第一大控股股東后勢必要推出帶有樂視色彩的手機以向樂視的投資人和市場有所交待,但最大的股東不代表整體并購酷派,所以讓酷派這兩個字完全消失對于酷派來說自然也是難以接受,所以折中的Cool1就在情理之中了。不過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的是,樂視正在刻意逐漸淡化酷派的品牌。理由很簡單,酷派現(xiàn)在并不屬于樂視。嚴格意義上說,酷派手機還是一個獨立的品牌,也間接是樂視手機的一個對手。既然如此,那么同樣嚴格意義上講,樂視移動業(yè)務中手機的銷量不應將酷派的銷量計算在內。這也是為何樂視,包括業(yè)內在預計樂視手機銷量時,稱之為樂視+酷派的主要原因,很顯然這是一個混淆(對于樂視)和誤區(qū)(對于業(yè)內)。那么問題來了,樂視為何不全盤并購酷派呢?
就像我們之前文章分析的,酷派目前在手機產業(yè)中的品牌影響力、銷量、營收和利潤均已經落在了第二梯隊的末尾,但卻依然有每年3000萬部的出貨量,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此時全盤并購酷派,一來是樂視本身對于酷派現(xiàn)狀所承擔的風險巨大,即對于樂視手機整體業(yè)務的銷量提升有限,但可能會進一步加大自身手機業(yè)務的虧損;其次是可能要付出比較高的價格(與酷派帶來的真正的市場價值相比)而遭到投資人和業(yè)內的質疑。但從樂視的心底還是希望能夠全盤并購酷派,因為這樣的話,樂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酷派手機的銷量計入自己的手機銷量和生態(tài)用戶中了。
看到這里不知業(yè)內作何感想?按照樂視的商業(yè)模式,其是不在乎硬件不掙錢的,所以酷派手機的虧損(酷派管理曾估計,2016年中期業(yè)績未經審核虧損額將達到20.5億港元)。盡管對于樂視全盤并購會加大樂視手機業(yè)務的風險和壓力,但并非是主要原因,而是樂視認為現(xiàn)在全盤并購,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較大,或者說現(xiàn)在全盤并購酷派價格偏高。那么樂視的當務之急就是在短期內通過各種手段稀釋酷派的品牌價值,進而降低酷派的股價和市值。其實現(xiàn)在酷派的股價與當初樂視以每股2.6港元酷派28.9%股權相比已經大幅下跌至每股1.53港元。
到這里也許有人會稱,既然樂視最終的目的是要并購酷派,現(xiàn)在的這些讓酷派品牌縮水的做法不是很愚蠢嗎?就像之前所言,酷派雖然市場表現(xiàn)不濟,但依然有著3000萬部左右的手機年出貨量,且在供應鏈和專利等方面擁有自己的優(yōu)勢(與樂視相比),更為關鍵的是,從Cool1手機本身和品牌看,究竟能拿到多少市場份額或者說能搶走多少酷派的市場,還很難說,至少短期內難以實現(xiàn),但這對處在下行中酷派造成的心理壓力卻是巨大的。試想一下,從樂視入股酷派,到成為酷派的第一大股東,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而隨著樂視成為酷派的第一大股東,其未來對于酷派的心理施壓只能是有增無減,最終的目的是樂視以極低的價格全盤并購酷派。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樂視Cool1手機的發(fā)布更多不是在產品本身,而是樂視手機資本運作的又一舉措,是手機的捻子,資本的藥,即向前期入股酷派對于投資人和業(yè)內有一個交代,其次是通過產品對于搖搖欲墜的酷派施壓心理壓力(未來可能還會繼續(xù)),為之后以更低的價格全盤并購酷派做準備。而一旦全盤并購酷派,樂視手機則可以名正言順地從酷派身上找到更多提升資本空間運作的噱頭。畢竟現(xiàn)在還是樂視+酷派不是嗎?
0條評論